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

老機的兩三事

最近常看到有一些朋友對於一些音響的老機器情有獨鍾
甚至會去爭論新舊器材的好壞
所以稍微發表了一下想法跟一些經歷


老機,指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中古音響器材。
老機的定義有點含糊,通常我們會認為年紀超過20年以上,或者泛指90年代之前的機器



老機有何優點
音響器材在以前是高價位的產品沒錯。隨著經濟起飛後。台灣薪資成長
外加當時沒通膨,材料便宜市場也大,廠商很敢花錢灑料做音響器材,自然設計都不馬虎
以規格來說當時3~4萬台幣(日幣10萬)現在大概也要十幾萬台幣才做得出來

且音響器材壽命很長,一用就是10~20年。幾台老機即使到現在仍是老當益壯
直至今日,這些機器在二手市場仍有一定價值
如以萬元附近的老機對比同價格的新機,架構上跟用料上幾乎都是差一個層級


老機有何缺點
主要在於器材的風險性高,無保固
電子零件都有一定壽命,像是電容、真空管、CD讀頭甚至晶體
雖然品質不錯,但用了十年以上難以保證狀態仍屬正常
功率管跟讀頭也算耗材,晶體高熱運作個好幾年也難保不會故障
可能得考量備料或者得找些替代品更換,維修跟保養的難度都比較高
故障了,有相當高的可能性會變成整塊廢鐵

其次,並非所有機器都那麼耐操
中途可能歷經不少次維修,或是上一手玩家有自己DIY改了些線路跟用料
這些一般玩家都不一定會發現,除非你有看過原裝線路跟清晰的圖片
或者你也很懂電路跟這些老器材。

這點就不得不談談一些實例
上個月,朋友收到一台要代為送修的老綜擴
把機器拆開來跟我述說這台機器的上一手有多"惡質"
器材主人當時購買時,店家跟買主說"無修無改"
用了3~5年後,現在發現機器有問題,拿去師傅那檢修時
師傅居然表示這台是他們以前修過的!!!
甚至表示當初因為部分模組化封裝的Buffer線路無法維修,
客人要求Bypass那塊線路之後交機就帶回去了,
而且現買主買的時間正好是修完交機後的幾個月的事....

老機跟現代機比有何決定性的差異
積體電路進化至今,電路跟線路都可以越做越小,價位也越來越便宜。
同時性能也越做越好,以一塊新的DAC晶片來說,在規格上
不只解析度、取樣率或者動態範圍與諧波失真都不是以前的晶片可以比擬
當然音響不單單只是比晶片,後續的微調、整體用料與線路設計仍是一個重點
如上述所說,一台現在二手價萬元附近的老機用料可是讓新機望塵莫及

也因為這樣,部分現代機單看用料或許會讓人覺得沒值那個錢
再加上一些神奇的代理價格,與高昂的原廠維修報價
多少是可以理解老機玩家為何不考慮現代機的原因

但不得不說,不管是新機還是老機
價位上自己功課都得做足,不要被不良的店家或二手商坑了

最後
再新的機器,總有老的一天,過個10年也會被叫成老機。
如果機器真的好,不管新機舊機,相信日後市場的二手價格會說明一切
但幾句老話還是要說,不必過度去與人爭論器材新舊的好壞,畢竟
器材只是輔助,聽音樂才是目的


PS:本文扣除掉比較主觀的聽感與調音喜好去談論器材,也歡迎各位指教。

沒有留言: